宋敏出席“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暨学科建设研讨会”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发布时间:2019-04-26 点击次数: 编辑:李红亮 打印 字号:T T

  新闻网讯 4月23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举办“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暨学科建设研讨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敏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位专家,围绕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本科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等议题,展开充分研讨。

  宋敏在迎辞中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她指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是学校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历史文化学院在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史等领域的学术积淀和学科优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新尝试。经过四年的建设,首届实验班学生即将毕业,又恰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的关键时期,本次研讨会既是为了总结实验班的成绩,也是为了查找不足,以便更好地修订和完善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她希望各位与会学者为实验班和学科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教授介绍了学院科研平台、学术成果、本科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崔丽娜教授详细介绍了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和主要成绩,分析了目前办学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改革对策。

  随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高岱教授主持了自由讨论环节,他强调中国正以世界大国的身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史研究尤显重要,中央民族大学以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为切入点,充分整合历史学、民族学等方面的资源,打造具有民大特色的世界史研究是一个正确的、有开创性的举措。当前实验班已有很好的建设基础,今后应进一步做到学科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清晰,专业特色突出。与会专家均充分肯定了实验班的办学方向和成绩,并提出了指导意见。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万明建议要打通世界史与中国史的隔阂,重视学生第二外语的培养和一手文献的研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认为应丰富“世界民族概要”课程,打造以“亚洲文明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注重突厥语族语言的教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历史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黄兴涛指出实验班的课程设置要着力突出“中外关系史”的主题,并同步推进配套教材体系建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副会长张建华提出在学术型人才培养之外,也应注重公共史学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指出实验班的教学应注意学生理论素养的提升和学术视野的开拓,要积极引介海外汉学界对中外关系史的研究成果,还应加强与海外知名大学的交流合作。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新疆智库专家许建英建议加强中国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互动关系的教学研究,并增设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类课程,注重培育智库人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生院院长梁占军提议将实验班进行本科、研究生贯通培养,并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作为世界史专业自设的特色二级学科来建设,为教学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昝涛建议突出“外国语言+外国历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外国语言类课程的比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副院长姚百慧提出在专业选修课和语言课程的设置上,应按区域国别进行模块化设置,与外国语学院合作,让学生接受更为专业的语言训练。

  中央民族大学教务处处长冯金朝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娜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陈鹏副教授、章毅君副教授等老师也参加了研讨会,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宋敏作总结讲话,她要求历史文化学院在会后认真消化吸收与会专家提出的各项意见,适当优化和调整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科建设质量,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拥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强烈人文关怀的优秀人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我校历史学的优势和无可替代的地位。

  据悉,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于2015年设立,以世界史专业为核心,依托历史文化学院在中国史、中国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语言等方面的优势,旨在培养具有较好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史基础,懂得一门周边国家官方语言和跨国境民族语言的学术型、应用型人才,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该班级的建设已被列入《国家民委关于全国民委系统进一步服务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见》(民委发[2015]129号)。首届22名学生将于今年7月毕业,目前已有9名同学被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将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涵盖中国史、世界史、国际关系、民族学等。另有4位符合条件的同学自愿放弃保研资格,选择赴日本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高校深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