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为了更好的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10月25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丽萍一行七人前往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211会议室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校长助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郭洪林出席了座谈会。
王利明在致辞中对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丽萍一行到中国人民大学开展调研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和中央民族大学就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双方在很多领域都有交流和合作。中央民族大学现任校长黄泰岩教授也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了很多年,他到中央民族大学后,两校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此次中国人民大学被列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14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为顺利达到各一流学科公布方案的预期建设成效,目前校方正与这14个学科逐一研讨,共商建设思路、举措和方法。王丽萍副校长一行来调研,正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以后继续加强两校的交流与合作。
王丽萍对中国人民大学给予此次调研热情周到的安排表示感谢,对中国人民大学一直以来给予中央民族大学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综合实力强、社会享誉度高、国际知名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14个学科进入一流学科,是众望所归。正如王利明副校长所言,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都从陕北延安走来,共同建校于北京海淀,比邻而居,有着深厚而良好的交流基础。中央民族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后,也面临着巨大的建设压力,这次调研,就是希望多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就双一流大学建设、重点项目管理、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多学习宝贵经验。
郭洪林表示,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正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依据“双一流”建设方案,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在全校范围内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全校各种资源要素配置尤其是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都将仅仅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进行。高端人才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引进、校内杰出学者支持计划、职称评审、工薪待遇改革、专项资金资源引导等都将向一流建设学科大力倾斜。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法学院院长王轶谈到,中国人民大学目前进入到关键发展阶段,全校正努力统一“双一流”建设工作思路,将工作重心从申报思路转到建设思路上来,通过深入剖析“双一流”建设面临的突出关键问题,探讨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凝聚建设有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路径和经验共识。一流学科建设首先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充分利用好中国强大的科研实践优势,大学要有国际视野,在国际上多提供中国智慧,获得更多国际话语权,从而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下一阶段,结合十九大精神把“双一流”建设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将是发展规划处面临的大事。
双方就“双一流”建设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和二级单位岗位设置与考核、校内绩效工资实施、短聘专家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此次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在“双一流”建设工作上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经验都对我校下一阶段开展“双一流”建设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李曦辉,人事处处长杜林,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冯彦明、张英,人事处副处长赵英男、刘云喜,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正处级)李红宇,人事处副处长宋莉芳、王甫银和相关工作人员也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