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师生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妫汭剧场成功演出

来源:音乐学院 发布时间:2019-05-30 点击次数: 编辑:李红亮 打印 字号:T T

  新闻网讯 2019年5月26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0余师生登上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妫汭剧场的舞台,参加北京大学生音乐节森林音乐会专场演出。

  本场音乐会是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由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主题为“美美与共,多彩中华”少数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在美丽的妫汭湖畔“花开蝶舞”的世园会妫汭2号剧场举行。

  本次音乐会节目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涵盖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民族的优秀声乐、器乐作品,充分展示我国优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们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的视觉与听觉的艺术盛宴,共同表达“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心愿。

  音乐会在蒙古族男生多声部合唱《宴歌》的欢快热烈的歌声中拉开序幕,雄厚粗犷的草原特色音乐迅速点燃现场。冬不拉民歌联唱《括莫力阿夏尔》、《比波尔》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草原风情,完美地表达哈萨克族人民愉快的劳动和对新生活的热爱。而苗族雷山飞歌《站在高高的苗岭上》悠扬动听的歌唱,则散发出独特的个性。回族民歌《妹妹的山丹花儿开》歌曲旋律优美,风格鲜明独特,唱出了能歌善舞、美丽善良的尕妹妹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脍炙人口的新疆民歌《卡拉布什卡》歌曲悠扬,节奏明快。优美流畅的旋律在迅速在现场掀起了高潮。藏族民歌联唱《吉祥酒歌》、《我的家在日喀则》将原生态与时尚音乐元素有机融合,朗朗上口而不失民族韵味。琵琶重奏《青铜乐舞》声声传情,丝丝入扣,将承载着西南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图腾、劳动与生活的民族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 竹笛独奏《牧民新歌》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现了新时期牧民的精神风貌。伴随着《欢乐的那达慕》激昂的旋律,音乐会徐徐落下帷幕。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千人观众先后兴致勃勃观看了2场演出。观众时而仿佛走进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时而沉浸在激情四射的藏族音乐旋律之中……,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叫好赞赏声不绝于耳,观众中有的表示能在世园会观看到如此高水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会,机会非常难得,欣赏到少数民族音乐饕餮盛宴的兴奋之情难于言表。有的表示了解了祖国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瑰宝,深刻感受到祖国56个民族兄弟姐妹和谐共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馨氛围。

  音乐会得到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的悉心指导,得到了北京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和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大力支持,音乐会是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后将一如既往发挥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为首都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