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学校在三号楼一层会议室召开“双一流”建设服务北京“四个中心”专题会议,校领导黄泰岩、宋敏、石亚洲、再帕尔·阿不力孜、王丽萍及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发展规划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5月下旬,根据北京市教委召开的中央在京八所“双一流”高校座谈会会议精神,发展规划处在校领导指导下编制完成了《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一流大学建设计划书》(以下简称“建设计划书”)报送北京市教委。
会上,发展规划处冯彦明从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举措、建设预期成效、改革与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汇报了我校《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一流大学建设计划书》编报情况。
宋敏、石亚洲、再帕尔·阿不力孜、王丽萍对“建设计划书”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依靠学校特色和优势,结合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共荣发展的特点,在融入融合融通上下功夫,通过“双一流”建设,带动市属高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服务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能力。
宋敏副校长和再帕尔·阿不力孜副校长分别传达了北京市教委高教处、科技与研究生处召开的在京高校教学,科研、学科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内容,并就下一步申报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一流专业、人文社会科学中心等工作做了初步商讨。
黄泰岩强调,北京市非常重视在京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确立了整体支持8所在京“双一流”建设大学的方案。《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一流大学建设计划书》在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围绕丰台新校区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工作展开。他要求,各项任务既要有“软件”建设也要有“硬件”建设,将学校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国家智库、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教育基地、少数民族艺术展示中心和美育教育、民族医药研发与重大疾病防治诊疗康复养生和精准医学临床转化应用基地,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为北京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