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第二届年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来源:管理学院 任东峰 发布时间:2019-12-18 点击次数: 编辑:费娜 张桐 打印 字号:T T

  新闻网讯 2019年12月15日,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第二届年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本届年会以“经济学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为主题,由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主办。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并发表演讲,就管理学经济学的发展,展开深入研讨交流,为管理学经济学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创新发展思路。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秦建伟主持开幕式。

会议现场

  在开幕式上,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秘书处、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作了年度汇报总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研究员作了主旨报告。

3-1.jpg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

  李曦辉教授在年度汇报总结中指出,自成立以来,论坛围绕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争创中国学派、中国经济学管理学70年等重大课题,充分发挥学术优势,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论坛始终站在全新的学术视角,努力构建全新的理论框架,为更好地实现中国版全球化“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为人类共同的未来寻找一条合适的道路作出学术贡献,不断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

4-1.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研究员

  金碚委员在主旨报告中以高站位,新立意和深邃的思想分享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格局变化。他认为,全球化趋势不可抗拒,人类要追求增长,必须要进行工业化和全球化。当前经济全球化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金碚委员认为古典经济学所刻画的微观、宏观的经济学范式已不能适用于当下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了“域观”的经济学范式,即在不同区域形成经济增长区,向世界范围扩散。他主张从理性、文化、制度三个维度刻画“域观”特征。以“域观”的方式可以解决经济社会遇到的特殊问题。他认为,以“域观”的范式观察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5-1.jpg

  开幕式后,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学院副院长蔡宏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东、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秦建伟教授、《经济管理》出版社副总编辑张艳主持进行了论坛发言。

6-1.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许建康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许建康研究员在主旨报告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下经济形势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出发,对管理学经济学的发展作了新思考。他认为,国内经济面临的风险挑战有所提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他认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反对新的“本本主义”,经济学者要从大局出发认识经济大变局,做好新时期的经济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理论。

7-1.jpg

东北财经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卢昌崇教授

  东北财经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卢昌崇教授以自己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亲身经历,诙谐幽默地分享了他对经济学管理学创新研究的看法。他认为,目前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理论性、对策性的研究文章数量和流通渠道相对减少。我国社会自上而下“宁严勿宽”的管理模式是阻碍学术研究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他指出,社科类的研究成果一定要根植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人文和国情,研究成果要适用于世界的发展。

8-1.jpg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平新乔教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平新乔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做了比较,他表示,虽然西方经济学在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上存在许多不足,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不能离开西方经济学理论。他强调,国内经济学要发展,学界在做研究时要不断更新理论、学习新知识,才不至于淘汰。

9-1.jpg

天津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于立教授

  天津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于立教授首先对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进行了解读,对生产要素的变迁规律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生产要素经历了土地为王、资本为王到数据为王的变迁。在数字经济市场下,生产要素的第一要素是数据。并对数据要素的性质、特点和分类进行了分析。他从生产函数基本框架入手分析了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分配,给现代数字经济浪潮下的理论和学说提供了新的解释环境。

10-1.jpg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教授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教授表示,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具有国界,所以谈学派很有必要。他表示,中国是转型、发展、开放的大国,经济研究的核心是所有制结构,要从结构的角度谈中国经济的结构发展问题。他呼吁,国内的经济学者要扎根于中国大地的研究,最终追求国际影响力,构建国际话语体系。

11-1.jpg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材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陈彦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材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陈彦斌首先对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做了简单介绍。他指出,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是教育部我们是首批认定的十一家国家级教材建设重点应用基地,是经济学家唯一的教材基地,研究如何编纂经济学科教材,凝聚国内学者研讨交流,召开不公开的内部论坛,为重要教材提出建议。

12-1.jpg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冯华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冯华教授表示,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正在发生变化,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对经济社会影响较大,要求对新经济、新产业做出规律性解释。传统产业要变成新产业,“老树开新花”,给传统产业导出新技术,新的发展环境需要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更重视经济与技术结合的研究,创新经济学在当前具有重要作用。他认为此次研讨的会意义在于对新一轮商业周期的判断。他表示,未来发展逻辑仍然是美国引领的,要警惕“中美脱钩”问题。

13-1.jpg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院金成武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院金成武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抽象力”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理论研究要达到什么目的,一定要从直观角度推演出公理,得出一般与必然结果,这才有意义。

14-1.jpg

《中国经济学人》杂志社研究院、编辑部主任李钢

  《中国经济学人》杂志社研究院、编辑部主任李钢以《员工就业所有制偏好分析》报告为主题,分析了企业员工就业选择偏好。分析指出:员工就业更看重福利、薪资和社会评价。中国人更想去的是国企,其次是事业单位、私企。原因是国有企业的薪资福利和绩效制度更加完善、平等,国有企业员工有较高的非工资收入。

15-1.jpg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敬教授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敬教授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为题,从重点关注问题、特色和需要解决的当下问题三个方面解释了中国学派经济学的构建方向。他认为,地区GDP、财富增长方式、收入分配与增长动力使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当下经济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比如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如何寻求动态平衡、多重目标是什么,在经济学中如何构建大规模的市场优势等。

16-1.jpg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在《基于民族维度的经济学研究》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于世界,但是目前为止都找不到领先的缘由,所以试图从民族维度解释这一历史现象,是不是民族的问题,民族的关系、分解、结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他表示,全球化的制度已经接近极限,今天的全球化是一带一路的中国化,需要中国提供新的理论解释。

17-1.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刘戒骄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刘戒骄研究员谈了自己对所有制问题的认识,并从我国所有制特征出发,分析了中国企业的现状,指出目前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虽然放开市场准入,但是某些领域民营经济无法进入;私有企业发展不充分,规模小,发展制度不健全;过度追求利润。他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所有制。发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同时,也要发展集体经济,否则会导致很多问题。

18-1.jpg

《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刘霞辉研究员

  《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刘霞辉研究员以《中国式增长的逻辑》为题,从中国70年来快速发展的历史出发,梳理了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逻辑,指出中国经济70年,虽然成就很辉煌,但是也面临很多问题。地区差距不断加大、个人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结构调整不断加大。同时他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中国经济将从非均衡走向均衡增长、从硬投入到软投入增长,从重资产到请资产增长。

19-1.jpg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教授表示,中国经济增长过程当中,国有企业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但是国企也存在诸多问题,国有企业分部总量较大,而70%都是小微企业。另外国企层级分布过多,国有企业的行政化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要贯彻市场公平,各类市场资源机会公平、资源公平、权利公平,国有企业内部需在这方面不断进行深化改革。

20-1.jpg

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秦建伟教授

  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秦建伟教授在报告时感慨道,打造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面临如何创新、突破的问题。他建议,会议论坛需要倡导必要的思想交锋,主题不能过于宽泛,可以集中到几个具体问题进行研讨。理论创新要紧密结合丰富的社会实践,与当下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21-1.jpg

《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王燕梅研究员

  《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王燕梅研究员从期刊的角度揭示了构建管理学经济学中国学派的迫切需求。她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走出独特的道路,需要我们总结经验,这是构建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的首要因素。另外她也强调了期刊刊载文章的要求,首先要与中央的政策保持一致,另外也要避免自爆其弱和授人以柄的内容,如中国制造2025、政企关系等。

22-1.jpg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余东华教授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余东华教授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与未来产业培育》为题,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进行了预判,他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在6%左右的增速。同时也分析了中国经济保持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世界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产业培育与发展的支撑体系。

23-1.jpg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江淮教授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江淮教授以《中国技术空间雁形式变迁缩小了地区经济差异吗?》为题做了主旨报告,他指出,这个选题有两个关键词,技术空间和雁行式变迁。他表示,中国产业发展兴起,达到较高水平之后,提出了新的概念,技术空间转移也有雁行式的发展。

24-1.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以《中国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全球贡献》为题,指出了发展经济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他认为,研究中国发展经济学思想,需要对什么是中国发展经济学有清晰的定义,要对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深入,研究理论是否可以一般化,需要进行标准化的随机试验。另外,他提出了扩大发展经济学影响力的两个条件。

25-1.jpg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教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教授从自身研究出发,分享了自身研究对对中国经济理论的贡献,他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房价问题和脱贫问题。他认为,当前阶段工业化由中高速度转向后工业化时代更高的高度提升,提出了后发劣势,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后发国家的产业高度要比现行国家的高。

26-1.jpg

南京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周小虎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周小虎教授提出了从竞争战略到公司CVC战略的理论构想。他提出,公司创业实践已经非常普遍,不管是从海尔还是其它公司,企业做公司创业的现象在公司发展中非常普遍。海尔从生产产品转向了生产创客。他认为,相对成熟产业间,保持利润的增长,改变了企业的增长方式和企业结构,尤其对企业跨向新兴产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27-1.jpg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邓光奇教授

  会议闭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邓光奇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此次论坛起到了思想碰撞、理论借鉴的重大作用,收获颇丰。经济学管理学60人论坛满足了专家学者的诉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研究员在总结时强调,通过论坛的交流,引发了专家学者们的思考,也为创新中国经济学、管理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摄影:赵瑞娟)

28-1.jp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