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友:牢记民族教育的初心 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院长 刘成有 发布时间:2018-06-04 点击次数: 编辑:李红亮 打印 字号:T T

  编者按: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双一流”成为流行全国尤其是教育和科研领域的新词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双一流”建设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彰显了党中央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意义。那么,有着70余年建校历史的中央民族大学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征途上,将呈现出怎样的姿态呢?现开设“院长面对面”专栏,聚焦话题进行思维碰撞、观点交流,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顺利推进。

 

 

  中央民族大学不仅是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院校,而且也是国内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宗教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央民族大学的哲学学科位居前30%(B),与2012年学科评估排位前50%(70分)相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院师生的努力和国内同行的支持密不可分,与上级部门坚强有力的领导密切相关。在今后几年的“双一流”建设中,我们要始终牢记民族教育的初心,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的大局,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科的快速发展。

 

  一、筑牢堡垒,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学院的发展活力,来自于学院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的巩固,来自于基层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发挥。在学院党总支的统筹领导下,老一代知名学者和优秀党员,在做人和做学问方面率先垂范,不计名利,甘于奉献,锐意进取,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管理队伍和科研创新团队。尽管哲学与宗教学学院这个大家庭人数不多,但充满朝气,团结活泼,生活上随缘任运,事业上追求卓越,取得了喜人的业绩。作为一名老党员,荣誉资深教授牟钟鉴先生老骥伏枥,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改革大业,及时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宗教中国化等重大时代课题,并从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中探寻各种宗教“多元通和”的中国模式与中国气魄,撰写出近50万字的《儒释道三教关系简史》(201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条分缕析,梳理了几年来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文明交流与文明互鉴,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学术滋养。班班多杰教授,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共产党员,常年埋头耕耘在藏传佛教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为党和国家的藏传佛教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为人与为学,受到广泛赞誉,2014年获得由中组部、中宣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颁发的“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奖,2017年荣任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升了整个学院教学科研团队的学术生命力,为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打造智库,服务民族团结大局

 

  学院的历史使命,是时时刻刻围绕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这个大局。各门课程的设计、各个专业的培养、各项研究工作的开展,都不能偏离这个根本方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这个大局,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在中央民族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精心运筹,先后在20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打造了两个智库型的校级非独立科研平台——宗教研究院、中华文化研究院。这两个科研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依托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并联合校内其他院系的相关师资力量,瞄准民族宗教与民族文化等关乎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为党和政府有关决策部门建言献策,提升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的学科地位与社会影响力。刘成有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藏传佛教重大活佛转世问题研究”课题组,先后完成了两组三篇有关藏传佛教重大活佛转世问题的内部报告,分别于2017年5月和9月上报,当月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批示,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信息安全中心在接到有关批示后开展了相关课题招标工作,批准立项了有关涉藏的研究课题。当然,类似的建言献策、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必须建立在深厚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以班班多杰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团队,长期致力于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的研究,在2015年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一个重大项目的立项、一支优秀科研团队的形成,为打造高质量的智库型科研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希望,这样的智库,今后能够成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社会声誉的民大招牌,为发出“民大声音”、贡献“民大智慧”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发挥优势,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我校的哲学、宗教学学科,都属于比较成熟的理论型、基础性的传统学科。这样的传统学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际上面临着诸多的冲击与发展困境。如何利用传统学科的优势,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或新兴学科开展交叉研究,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到目前为止,我们着力培育了两个新的学科增长点。一个学科增长点是宗教学与艺术的结合,争取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在传统的学科分类中,宗教学隶属于哲学学科,绘画、唐卡等隶属于艺术学科,但在宗教学研究中,唐卡是反映藏传佛教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藏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打破学科“固化”的藩篱,将丰富多彩的唐卡艺术纳入宗教学研究的视野,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明互鉴、文化自信,理应成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借助于中华文化研究院这个科研平台,围绕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院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相由心生:唐卡艺术精品展”于2017年8月在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吸引了近50万观众前往参观,全国政协民宗委主任朱维群等领导同志莅临指导。这次展览,成功地展示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优秀成果,也展现了文明互鉴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科建设的实力,有效地扩大了社会影响,提升了中央民族大学的社会声誉。借助于展览成功的东风,学院在2018年初获得了两项国家艺术基金——唐卡艺术作品巡展和唐卡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的资助,资助金额达170万元。另外一个学科增长点是宗教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打造了一个宗教心理学实验室。在传统的学科分类中,宗教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但大量的宗教现象实际上都涉及信教群众的心理问题,国外发达国家的宗教心理学研究已经非常发达,但在国内却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我们在国内高校中开设了首家宗教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实验室,并从法国引进了留学归国人员开展相关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我校宗教学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成为宗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增长点,成为对民族地区信教群众心理引导或心理干预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平台。

 

  四、整合资源,探索开放的联合培养模式

 

  学院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作为基础型长线专业的哲学与宗教学,其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时代因素的困扰。如何不辱使命地培养出优秀的哲学宗教学专业技术人才,是全院教职员工时刻牵挂的核心问题。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的教学团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地处北京高校集中地区、毗邻国家图书馆的地理优势,为我们探索跨校、跨国联合培养相关人才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以往尝试过的校际联合培养,由于涉及诸多规章制度的调整,实际上难以有效推进。能否采取学者自愿组织、吸收社会资源适度参与的方式开展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呢?基于这样的思路,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佛教研究资源,与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东京大学、创价大学、东洋大学、东国大学等院校的学者密切合作,在中央民族大学创建了“共建、共享”的东亚佛教研究中心。该中心为跨院系、跨学校、甚至跨国界佛教专业的师生搭建了共同学习、研究、交流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尽最大可能为相关师生创建自主学习环境。比如佛教专业学习所涉及的专业梵语、专业日语等学习,中心尝试组织了跨年级、跨层级(本硕博)、跨院系、跨学校的定期学习班,采用互动学习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心还通过邀请日、韩等国际一流学者定期开展学术活动,进而使国内相关专业的师生追踪国际佛教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迅速走近国际佛教学术研究的中心,有效地推进了国内佛教研究的国际化程度,提升了国内学者的学术话语权。基于这样的考虑,学院还成立了院级科研平台——道教与术数学研究中心,试图通过对道教与术数的学术研究,致力于探究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与心理特征,服务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这些尝试,已经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中央民族大学的哲学与宗教学教育,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关乎中国56个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乎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和睦与民族团结,更关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围绕“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相关学科跨院系、跨院校的联合培养机制,尝试突破体制上的束缚,为国内相关学科迅速走近国际学术舞台的中心、提升中国学术的话语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学院以科研平台为基础,以问题导向为中心,密切关注国内重大民族宗教问题,建言献策,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也必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的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