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央民族大学!

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学动态 > 正文

新闻网讯  5月7日,由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项目《胡海泉唢呐艺术表演与编创人才培训》在中央民族大学中慧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开班仪式。该项目实施主体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石亚洲出席开班式并致辞中,他指出,本次项目旨在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共同构建“理论研究—艺术实践—政策服务”的协同体系,让中央民族大学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窗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高地。希望学员们以唢呐为笔,以文化为墨,在唢呐艺术传承中坚守民族之魂。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书记王书伟强调,本项目不仅为唢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专业平台,更对整个民族音乐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期待各位学员在本次培训中,深度学习胡海泉唢呐艺术风格,构建“活态乐谱”,让胡海泉唢呐艺术赋能新时代音乐创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鲜活的音乐注脚。

中国音乐家协会原表演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冯卉指出,本项目的实施以唢呐为媒,以雅韵为桥,把民族音乐的精髓与现代审美意趣巧妙融合,守正传统,开拓创新,为弘扬民族音乐、增进艺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斯琴朝克图指出,艺术人才的培养,既要“坐得住冷板凳”——深耕传统技艺的肌理,更要“走得出象牙塔”——在时代脉搏中寻找创作的源头活水。本次培训设置的各环节,正是引导学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以胡海泉先生为榜样,既要有“台上一分钟”的精湛技艺,更要有“台下十年功”的坚守精神;既要做传统艺术的守护者,更要成为文化创新的弄潮儿。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建军主持开班仪式并表示,胡海泉先生对唢呐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本项目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推动唢呐表演教学事业繁荣发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高级骨干人才,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建设贡献力量。

会上,项目负责人、音乐学院胡美玲副教授介绍,本次培训涵盖理论、实训、展演等环节,课程融合传统技法与现代编创,授课团队由国家级专家组成。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重点扶持的民乐传承项目,此次培训既是国家层面对民族器乐活态传承的顶层设计实践,也是中央民族大学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探索。学校将整合资源推动胡派唢呐艺术向好发展,挖掘艺术成就并建设资源库,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

下一篇:揭晓!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