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美育浸润行动实践路径,5月23日,“以美育人 向美而行”美育教学分享交流会在丰台校区智慧中心演播厅举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强世功参加活动,党委常委、副校长甘明刚主持活动。美育课程教师代表及学生共200余人参加分享交流会。
本次活动以“深化通识理念、推动美育实践”为主题,通过总结学期成果、展示特色案例、搭建师生对话平台,系统梳理学校美育课程建设经验,凝聚发展共识。
强世功在讲话中从哲学高度阐述了美育的本质价值与时代使命。他指出,美育的核心在于通过艺术实践唤醒“乐感文化”的精神基因——以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教育智慧,强调“快乐”是教育最高境界。这种快乐并非浅层愉悦,而是通过严格训练实现“从必然到自由”的升华,正如《论语》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的境界,是经过文化浸润与技艺磨砺后获得的心灵自由。讲话立足中西文化比较视角,指出西方“罪感文化”与中国“乐感文化”的本质差异,强调美育是破解当下教育内卷化、创造力匮乏困境的关键路径。他结合“致中和”哲学理念,提出美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构建情感的中和生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通过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学生得以在“形神兼备”的实践中体悟中国古典哲学“动静相宜”的智慧,将极端情绪转化为有节制的审美表达,最终实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生命和谐。
甘明刚提出,美育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心灵的对话。我校始终将美育作为落实“五育并举”的核心抓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美育课程建设,未来将设立专项支持课程开发与师资培训,为学校美育体系化、特色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教务处处长张春敏表示,美育是融合价值引领与素质培养的“大道之学”,今后将加强艺术设施升级,通过筹办校园音乐会等多元形式深化艺术育人实效,未来美育工作也将以提升学生幸福感为核心目标,构建艺术实践与心灵培育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交流会上,来自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院、舞蹈学院的教师们分别围绕美育主题分享了育人经验。
本次活动特设课程展示环节,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展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成果。《顾影邀月》以钢琴为纽带,融合古典舞、竹笛、琵琶等艺术门类,以“视听联觉”教学模式诠释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最炫民族风》由零基础学生登台齐奏,民族音乐的感染力瞬间点燃全场,生动诠释了美育“零门槛、高体验”的普惠价值;《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通过眼神流转与肢体律动,演绎传统身体美学的哲学意蕴;压轴作品《爱我中华》融合各民族舞蹈元素,以翩跹舞姿传递“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体理念。

会上,教师们表示将继续以“五育并举”为指引,深化课程创新、加强跨学科协作,将民大多元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美育育人效能,共同携手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培养具有中华底蕴、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
在师生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与在场的老师们就美育课程设计、学习体验或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对话。既有对美育价值的深度追问,也有对课程创新的务实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