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央民族大学!

新闻资讯

The announcement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编者按:

    为鼓舞斗志、砥砺奋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年,学校党委对100名优秀共产党员、3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8个(其中,二级党组织3个,党支部2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这些我们身边的榜样们,在全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后勤保障等各个岗位上立德树人、担当实干。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把平凡做成了标杆,在年复一年的奉献里将责任书写成使命,以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优秀”的模样。这份坚守与执着,汇聚成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奋力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磅礴动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优秀共产党员——于华,大家无论“大病小病都先找她”的温情故事!

    “我早就想说说于华大夫对我的帮助了。我是身体不舒服先找于华大夫,大病小病都先找于大夫。小病直接解决,大病正确引导指出该怎么做。这样去医院心里有数,不必到处问这问那,还减轻痛苦,节约时间。”退休教师李今玉谈到于大夫给予她的帮助,感动地说。“虽然于大夫退休了,但她照样为患者免费看病,为患者减轻痛苦,仔细指导健康常识,是个为患者贡献自己宝贵时间的好医生。于华大夫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最近几年,由于我的耳朵出了问题,听力下降,经常向于华大夫咨询一些问题。于大夫不厌其烦,指导我怎么用药,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一种药连门诊医生也没给我使用,是她第一时间建议我吃上,因为这种药对我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她的建议很及时、很正确。”退休教师郭红焱在谈到于华大夫时非常感动。“我想到的以及我没有想到的事情,她都给我做了详细的指导,同时她还主动问候我、关心我,鼓励我积极应对疾病。于华大夫是一位热心助人的好大夫,我非常感谢于华大夫!”

    “退休后在老年大学里学习,是我们40、50后最愉快幸福的时光!我和于华大夫是在退休支部里相识,在学校老年大学里相知的。”退休教师赵喜伶说。“那年我和于大夫在同一个班里学习电子琴。大家都是零基础,学习中普遍都很费力!于大夫是最努力、最认真、最勤奋的那一位!她被大家推选为班长,在没有任何人要求的情况下,每次课后她都把课上的学习内容发到班群,以备大家继续练习,尤其是不让没能及时听课的同学掉队……!这是她从2018年到2024年作为班长期间,每次课后必做的事情。同样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于大夫默默地做了很多为大家服务的事!我们都很喜欢她!敬重她!”

    于华大夫说:“这样的小事大家都记着,我非常感动。我只是不忘医者使命,把身边小事脚踏实地地尽力去做。这些真的没什么,我喜爱医生这个职业,做这些是医者的本份。”于大夫用数不清的“小事”温暖着身边人。

    于华就读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时留影

    1949年2月,于华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2007年10月入党,1965年7月参军,1971年8月成为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员,1980年转业来到中央民族大学校医院,1999年9月成为副主任医师,2009年6月退休。在退休的十六年里,于华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红色基因,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以专业知识倾力帮助他人。2018年和2021年获得离退休工作处“乐为之星”、2019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获得“学习之星”荣誉称号。

    从白衣天使到退休党员,于华大夫把医者仁心和党员初心融入在了日常的“小事”里。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早已成为身边人最温暖的依靠。这份融入血脉的担当,更如一盏明灯,照亮着“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党员底色。她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榜样,从不在远方,而在每一次暖心的关怀中,在每一份坚守的热忱里。


    上一篇: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在埃塞俄比亚举行 我校教师刘东旭受邀参会

    下一篇: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学院精神——全国美术院校民族题材作品巡展”在吉林省美术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