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再看我们一家人的阅兵故事,这份跨越三代的见证和参与是不同时代里我们普通人和祖国同频共振的缩影。我想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成为祖国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

理工楼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显微镜下的晶圆泛着幽蓝的光。实验室里,薄淑晖老师正俯身调试设备,面前的电脑屏幕上跳动着一组组测试数据。她抬头时眼里有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实验记录本——封皮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公式和日期,边角已经卷起毛边。




队员旦增白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从金融机构辞职后,她在2019年加入女子考古队,工作至今已参加10余项重大考古项目——一线的锤炼让这位跨专业的新手迅速成长起来。她记得自己参与的第一个考古项目是格布赛鲁墓地,海拔3900多米,地势复杂,车辆难以进入,大家每天带着干粮徒步往返数小时,“要经过土林,上坡下沟,发掘到重要遗存时,即便再晚也要清理完成,有一次要等天黑采集样本,不巧赶上暴风雨,我们直到深夜12点才完成取样工作,天气冷得只能捡柴生火取暖。”